⒈ 亦作“函杖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若非饮食之客,则布席,席间函丈。”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。
⒈ 亦作“函杖”。
⒉ 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。后用以指:讲学的坐席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若非饮食之客,则布席,席间函丈。”
郑玄 注:“谓讲问之客也。函,犹容也,讲问宜相对容丈,足以指画也。”
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自时厥后,军国多虞,虽復黌宇时建,示同爱礼,函丈或陈,殆为虚器。”
宋 陆游 《斋中杂兴》诗之一:“成童入乡校,诸老席函丈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》:“牓发之日,随诸生后端拜堂下,仰瞻风采,心神肃然。既而屡赐延接,引之函丈之侧。”
⒊ 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。
引宋 陆游 《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》:“早亲函丈,偶窃绪餘,曾未免於乡人,乃见待以国士。”
金 王若虚 《跋王进之墨本<孝经>》:“吾友 王进之 得其墨本而宝蓄之,仍图函丈之像,以冠其首。”
明 徐渭 《答龙溪师书》:“冒妄之深,伏希函丈裁之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哭李侍御灌谿先生模》诗:“函杖天涯远,杓衡岁序移。无繇承问讯,祗益叹差池。”
子虚子 《湘事记》:“九月十四日 芝祥 来电曰:‘ 瀏阳 刘蔚庐 夫子函丈:千里一堂,并告 组庵。’”
⒈ 对老师的尊称。因旧时讲席间相隔一丈,以容人听讲,故有此称。
函丈的拼音是:hán zhà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