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修辞方式,用颠倒词句的次序来达到加强语势、语调和突出语意等效果。如安徽民歌“如今歌手人人是,唱得长江水倒流”,上一句就是“如今人人是歌手”的倒装。
英anastrophe; inversion;
⒉ 一种语法规则,多见于文言文、外文。如韩愈《师说》中的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”即为“不知句读”、“不解惑”的倒装,“之”在此起前置宾语的作用。
⒈ 修辞方法之一。故意颠倒词句的通常顺序,以调和音节,错综句法,加强语势。
引唐 杜甫 《春日江村》诗之五“羣盗哀 王粲” 清 仇兆鳌 注:“哀 王粲,动 王粲 之哀也。首句倒装。”
鲁迅 《二心集·关于翻译的通信》引J·K《来信》:“我的译文,除出按照 中国 白话的句法和修辞法,有些比起原文来是倒装的,或者主词,动词,宾词是重复的,此外,完完全全是直译的。”
陈望道 《修辞学发凡》第八篇之七:“例如普通顺序为‘尔所谓达者何哉?’《论语·颜渊》篇却说‘何哉,尔所谓达者?’就是倒装的实例。”
⒈ 在语文中,为了某种修辞需要,刻意颠倒文法上的顺序。如唐朝王维的〈山居秋暝〉诗「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」即为「竹喧浣女归,莲动渔舟下」的倒装。也作「倒置」。
倒装的拼音是:dào zhuāng